冷水滩区是永州市政府所在地,位于湘江上游,湖南省西南部,属南岭山脉向洞庭湖平源过渡的初始阶段。全区南北长61.5公里,东西宽30公里,土地总面积183.2万亩。冷水滩区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地和岗地兼有。冷水滩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光热充足,湿度大,无霜期长。具有四季分明,降雨适中,光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8℃,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7℃。年降雨量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因此,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山洪爆发。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泥石流及山洪的治理力度,同时结合冷水滩区的自然情况,经团中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荐,应共青团湖南省永州市委强烈请求,决定在冷水滩区竹山桥镇、伊塘镇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冷水滩项目,进一步扩湘江沿岸的绿化规模,减少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土地荒漠化,有效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项目建设区海拔在250-400米之间,土壤为钙质土、土质差。由于长期的自然侵蚀和人为活动,天然植物正被破坏殆尽,生态环境差,治理难度大。
冷水滩区从2011年11月开始整地造林,并组织了一支专业造林队伍进行建设,造林苗木选用湿地松、2-3年的柏木和樟树、桉树等绿化大苗。造林面积为1000亩(其中伊塘镇花亭子村145亩,竹山桥镇渲柒村855亩),全部为人工造林,采用树种为国外松、柏树、樟树,造林密度为2m×3m。
为确保项目建设成果,冷水滩区采取了“三加强”的森林保护措施。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各村配备防火器材,同时成立乡村联合护林防火队伍;二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建立病虫害报告制度,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以生物防治为主的办法;三是加强管护抚育,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方法,教育群众树立爱树护绿意识,项目区1个行政村设立专职护林员1名,明确责权利关系,一管三年,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管护制度,制定林木管护奖惩措施,杜绝人畜危害;同时每年抚育两次,促进林木生长。
项目实施后,已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首先,生态效益明显,造林选用了侧柏、国外松、樟树等树种,其中柏树具有根系发达,枝叶茂盛的特点,其他树种也都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作用,不仅具有防风、固土、涵养水源的作用,而且是净化大气和水体的优良树种。到2014年底项目建成后,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的小气候,降低了雨水对土壤的冲刷,提高了森林覆盖率,遏制了水土流失,从而大大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为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加快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