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声明 |
- 网站地图 |
- 联系我们 |
- 客服热线:95599
中国农业银行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49539号-1
一、案例简介
近日,我行某网点来了一位老年客户,要办理手机银行,声称在某APP购物,获得抽奖机会,抽中了一辆汽车,提车需要转50000元给商家,我行员工立刻意识到客户遭遇电信诈骗,继而安抚客户情绪,报警阻止电信诈骗发生。
二、案例分析
6月5日上午,客户急匆匆走进我行某网点大厅,要求开通手机银行功能,并要求工作人员快速办理。网点大堂经理与内勤行长察觉异样后,对客户身份进行了仔细核实,并详细询问客户开通手机银行用途。客户讲述:“今天上午接到多通声称某APP客服的电话,称其在某APP上购物获得了免费抽奖的机会,有机会抽汽车,果真就抽中了汽车,随后声称某APP客服的话务员给我打了多通电话,告诉我需要交5000元押金,我已经支付过去了,现在还需要50000元就可以给我发货,所以我需要开通手机银行,把钱转过去。然后声称某APP客服的话务员视频通话指导客户按流程操作支付过程”。我行员工立刻意识到客户遭遇电信诈骗,马上安抚客户情绪,为客户讲解电信诈骗案例。大堂经理随即向当地派出所求助,在等待警察到来的过程中,大堂经理帮助客户通知家里人。随后,警察和客户家属来到网点,对客户进行劝阻,在大家劝说下该客户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骗局,继而停止转账交易。我行某网点的内勤行长和大堂经理凭借高度的警惕性和细心周到的服务,成功拦截了一起电信诈骗案,帮助客户识别电信诈骗,避免经济损失。
近年来,有些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对网购以及线上支付了解的比较淡薄和一些贪小便宜的思维,诱骗老年人转账,继而从事不法活动,给老年人带来较大伤害,
三、案例启示
金融消费者要战胜“贪利”思维,避免因为贪小便宜继而给自己造成较大损失。犯罪分子充分利用了部分老年人的“贪利”思维设计骗局。在形形色色的骗术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不贪图小便宜,不盲目轻信他人之言,牢记世上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