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客户李先生来到某网点求助,声称收到一封自称是某银行发来的电子邮件,邮件内显示他的银行账户存在异常交易,需要点击链接进行核实。李先生在该银行确有账户,他没有多想便点击了链接。随后,他按照页面提示输入了银行账户信息、密码等敏感信息。不久,李先生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盗刷,损失惨重。
二、案例分析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伪造的电子邮件,冒充银行、支付平台等机构,诱骗消费者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从而窃取账户信息,导致受害者资金受到损失。
三、案例提示
(一)提高警惕。收到涉及银行账户、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的邮件或短信时,务必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点击其中的链接或下载附件。
(二)不随意下载。不要轻信任何非官方渠道的下载链接或二维码,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二维码。在下安装任何应用前,请务必通过官方网站或者经过验证的正规应用商店进行操作。
(三)保护隐私。不要随意透露银行账户信息、密码等敏感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而导致资金受损。